第842章(1 / 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毕竟社会在发展,时代在进步,生产力大不相同,粮价太低对于大众百姓,反而是一种伤害。
  国库充盈,罗幼度又解决了军队的问题,抹去了五代兵贼性质的强兵,赋予了荣誉与信仰,已经拥有远征的先决条件了。
  唯一等的就是契机,还有民力的恢复。
  听到罗幼度这么一说,韩令坤、石守信瞬间来了精神。
  石守信抢先道:“打江南、岭南要锻炼新人,打契丹不用了吧?”
  韩令坤也说道:“石老弟说的在理,陛下,可不能厚此薄彼。”
  作为朝廷级别最高的官员,韩令坤、石守信知道勋章制度目前属于试水阶段,只是公布了五个级别最高的勋章。
  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含金量最好的勋章必然是华夏忠正章。
  华夏向来是中国的代名词,而忠正取至于文官的文正与武将的忠武,这毫无疑问是文臣武将的至高荣誉,唯有在保家卫国,治世安民,开疆扩土中作出巨大贡献,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才有资格获得。
  这种至高荣誉谁不想要?
  韩令坤觉得他有机会,毕竟他是最早与罗幼度交好的。
  石守信也觉得他有机会,当初在禅位的时候,他是第一个跪拜的。
  或许现在功绩不够,但接下来的北伐,那是重中之重的大事。
  两人都觉得可以拼一把。
  罗幼度也看出了两人的小心思,也不说明,但这种至高荣誉他是不准备轻易颁发的。
  这玩意就是一块金牌,一旦泛滥就没有价值意义了。
  文官不说萧何、诸葛亮这类的千古名相,至少也得是房玄龄、魏征、姚崇、宋璟这一级别的。
  武将嘛,也不说卫青、霍去病、李靖、苏定方,至少也得是侯君集、李绩这样的。
  罗幼度大方地挥手道:“放心,肯定少不了你们。”
  虽说战事未起,但罗幼度向来有先飞的习惯,他已经为北伐之事,展开谋划。
  这一步,当然将在岭南的潘美召回汴京。
  契丹这些年他们的双壁耶律休哥、耶律斜轸风头一时无两。
  罗幼度自然有心让对方见识一下大虞王朝的双壁。
  ……
  汴京,城西汴水码头。
  相比别处码头的繁华,此处相当冷清。
  唯有几艘巨型货船在港口停泊。
  潘美打了一个哆嗦,低声自语道:“这越往北越冷,在广州府待了三年,都不习惯中原的气候了。”
  一个少年恭恭敬敬地站在他的身后,看着冷清的港口,奇怪道:“这里就是汴京,怎么跟传言的不一样?远不及广州港繁华吧……”
  潘美淡然笑道:“那是停靠的城门不一样,这城西码头是汴京唯一的军用码头,自然无商货船往来。”他说着,指着不远处的城头道:“陛下检阅水师,就在这城头之上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