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2章(1 / 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此人面带微笑,游目四顾,颇为自得。
  王霖猜测,这边是江南文官之首两浙路转运使钱钟书的公子钱子仪了。
  此人相貌清秀,家世又显,只是脸色略苍白。
  数十名公子哥儿谈天说地,声音嘈杂,只见那钱子仪起身来挥了挥手,会场上顿时寂静下来,足见钱子仪在江南二代小圈子里的地位。
  钱子仪微笑道:“今日吾遍邀江南名士,各府高弟,所为者,一为以文会友,二为真娘子吟诗祝寿……尚请诸位不吝赐教,若能出佳作一二首,入真娘子法眼,博佳人一笑,吾当以东海明珠一斛相谢。”
  众人顿时热切鼓掌叫好。
  钱子仪又笑道:“当今大宋文坛,若以诗词而论,堪称大家者,无非山东王霖,易安居士李清照,及我江南真娘子,只此三人尔。”
  钱子仪座侧一个青衣长衫少年满面堆笑道:“子仪兄自谦了,要以杜某来看,上述三人,其实均不及子仪兄大才。”
  青衣少年的话旋即引来多人附和。
  此人是两浙路提举学事司主官(学政)杜朴的小儿子杜成。
  钱子仪摇摇头:“杜老弟此言不妥,吾才疏学浅,岂敢与易安居士和真娘子三人并列,过誉,过誉了。”
  “且不说词名满天下的易安居士,真娘子,纵然是那王霖,一阙赠张太尉之醉里挑灯看剑,一阙赠李师师之摸鱼儿,一阙之赠易安居士之君生我未生、我生君不老,真真让人叹为观止,此才情不亚于苏学士了。”
  另外一名蓝衣青年起身也笑道:“子仪兄所言甚是,在下也承认那王霖是学贯古今之人,事实上,他若无才学,恐怕易安居士也不至于为之倾倒,以身相许吧?才子才女,当真是一段千古佳话。”
  此人是杭州知府薛冠茹的次子,薛廷。
  众人大笑,杜成就笑着插话道:“所以啊,以子仪兄之才学,与真娘子也堪称天作佳偶,一如王霖与李易安。”
  钱子仪嘴角浮起一丝笑容来,眼角的余光下意识扫了一下自己座椅身后的珠帘。
  那里是内间,今日的正主真娘子就在其后。
  不过,里面寂静无声,毫无动静。
  外围,燕青向王霖投过古怪的一瞥。
  他没想到王霖与李清照的事儿居然还传到了江南来,好在传为佳话,倒也不至于损伤王爷的清名。
  王霖面色平静,倒是内视了一下自己的属性面板,见声望栏居然增长了不少,昨日看才是27,如今已为30。
  这意味着随着他才名名声的传播,声望会逐步提升,根本不需要他做什么。
  同样也意味着他今后多抄点诗词,有助于增加声望功勋。
  钱子仪躬身向珠帘后一揖:“诗会开始,还请真娘子赐题。”
  话音一落,一个清秀小婢走出来,将一张纸递给钱子仪。
  钱子仪接过,笑吟吟扫一眼,便惊呼道:“真娘子又出佳作,诸位有福了!”
  “连理枝头花正开,妒花风雨便相催。愿教青帝常为主,莫遣纷纷点翠苔。题名落花。”
  钱子仪吟完,一干公子哥儿就眉飞色舞,开始思量如何行文诗词。
  外围,王霖听着这首绝句,虽然面色照旧平静,但心中却着实一震:竟然是朱淑真?
  号幽栖居士,幼颖慧,博通经史,能文善画,精晓音律,尤工诗词,与李清照号称大宋两大才女,南朱北李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