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人查啊?”
  这话,陈处长就不爱听了:“麻烦是麻烦,但是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都是不怕辛苦的。”
  安夏知道他误会了,赶紧解释:“我的意思是,靠人查,太慢了啊。应该有一个整体管理的系统,对于授权之外的下载和传输予给拒绝并发出警报。”
  “现在有这技术?”陈处长疑惑。
  “有的,我们公司内部管理用的就是这个。”安夏把自己笔记本电脑上的公司内网界面给陈处长看,并且一项一项的给他演示。
  陈处长一边看一边惊叹:“国内的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啊?”
  “每个单位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特别定制,我们是商业公司,跟政务单位的可能不一样,我们要保密的东西不太多了,你们应该有许多保密项吧?”
  安夏对自家公司的水平很有信心,她确信陈处长能提出的需求绝不会超出她的预期。
  陈处长点点头:“确实有一些保密需求。”
  接着他苦笑一声:“有时候,对于密级不高的信息,我甚至希望他们能听清楚一点。”
  在「银河号」事件前后,美方其实一直在悄悄监视窃听,这一点想都不用想。
  “不知道美方负责监视的部门出了什么岔子,认为船上真的藏着生化武器,大张旗鼓地查了那么久。”陈处长苦笑一声。
  那个时间,国内舆论沸腾,但是报纸上永远只有「我方抗议」「严正抗议」「强烈抗议」,美方却稳如老狗,完全不予理睬。
  承压的不仅是外交部门,也有其他的驻外工作人员,他们被平等地视为「废物」「拿钱不干活」「你们是不是就是间谍!」
  安夏是以后世人的眼光看待这一切。
  所以她特别心平气和,还能冷静地说:“中情局出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,不然老卡也不能还在古巴逍遥,往好处想,至少没有让他们有机会偷偷往船上塞什么东西,再拿出来说这是证据。”
  “哈哈……你跟国内其他人的想法倒是不一样。”陈处长笑起来。
  “要是高密级的文件占总体的数量没有超过50%,还是值得做一个内网系统用来传输资料的。”安夏将话题拉回来。
  陈处长点点头:“但是我们用的电脑都比较老旧了,不知道能不能架设内网。”
  “问题应该不大。”安夏很有自信。
  现在在中国的市面上的主流机型是386,高端一点的还有486,而紫金开发的系统连286都可以用,就是慢一点。
  转了一圈下来,确实基本没有问题,不过安夏在用带来的杀毒软件进行初步检测的时候,发现了几个有问题的程序,它们会无差别采集电脑里的信息。
  但是陈处长说这些都是平时需要用到的程序,采集行为是正常的。
  杨华说:“这样的采集都算客气收敛了,我们过几年都要填一回背景调查表。”
  背景调查表上要求中方雇员填写许多信息,包括自己在中国的亲人姓什么叫什么,在哪里工作,住在什么地方,甚至连平时往来的邻居的信息都要填。
  “如果不填,下一次可能就不续签合同了。”陈处长说。
  为了工作,中方雇员不得不填。
  明面上都这么嚣张,背地里查得更多。
  “其他国家的人要填吗?”安夏问道。
  “不用。抗议过了,抗议无效。”陈处长仿佛早就猜到安夏想说什么,索性把后面的操作全部说出来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