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9.血谏(1 / 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在赵嘉禾铁血手腕镇压下,建安城并未大乱,但王宫门口还是集结了一群士大夫要求赵嘉禾还位于二皇子。
  天蒙蒙亮,峨冠博带的士族文官面向宫门,端正地跪于阴寒潮湿的青石板上。刑不上大夫,他们料定赵嘉禾不会对他们动手,才敢以此做要挟。
  “请陛下还位于二皇子!”他们以头抢地,将额头磕得鲜血直流。
  闹出这么大动静,宫门口也聚集不少百姓,对他们指指点点,目露同情。
  赵嘉禾从兰燮怀中醒来。少年揉了揉眼,纤瘦腰肢向前一送,粗长阳具顶开她并拢的双腿,稍稍抽送了几下。
  瞿揽玉也醒了,躲在锦衾之中,咬住殿下樱粉的乳珠,大口啜吸。
  赵嘉禾掐了一把瞿揽玉的臀肉道:“日后再说。”入手软滑细腻,似白狐裘。
  两个少年便松手,服侍她穿衣。帝王服丧以日代年,三日算作三年之丧,便可以一切照旧,她不必披麻戴孝。
  赵嘉禾领着众侍卫来到宫门口。众人看到一人,紫衣金带,龙气绕身,明明是个女子,但那威严之色令所有人胆寒。一些人心里打了退堂鼓,毕竟赵嘉禾一看就不是善茬。
  “请陛下还位于二皇子!”还是有人将此话喊了出来。
  “陛下,是否要召见逍遥王?”身边的侍从提议道。毕竟此事只要逍遥王出面劝说,便能结束。
  赵嘉禾摇首:“今日能劝退他们,难保来日不能卷土重来。只要我以女子之身坐在这个位置上,他们就贼心不死。”
  “请陛下还位于二皇子!”数人开始应和。
  赵嘉禾迎着朝霞,身披万丈霞彩,走向前来。
  “请陛下还位于二皇子!”请愿之声一浪高过一浪。他们皆是手无寸铁的士大夫,惯会舞文弄墨。若是赵嘉禾此刻动用武力,她的恶名必将传至吴国各处,引起天下动荡。但若是赵嘉禾选择文劝,便正中他们下怀,他们定会辩得赵嘉禾哑口无言。
  众人还暗自揣度赵嘉禾要如何将戏唱下去,未承想赵嘉禾指着领头之人,大声喝斥:“来人,将这通敌叛国的贼人拿下!”
  这一声斥责打得众人措手不及。通敌叛国?这可是夷九族的重罪啊!
  围观百姓一片哗然。先前还同情士大夫之人纷纷露出鄙夷之色,抛出手中的烂菜叶子和瓜子皮。
  “空口白牙,你这是污蔑!”领头的白发老儒怒目相视。
  “中书侍郎,是吧?这是从你府上搜出来与楚国勾结,意图颠覆吴国的信件!”赵嘉禾从侍卫手中接过一个信封,抽出里头的信纸。这是她不久前刚写的,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。
  那老儒向百姓磕头,高声道:“我一生清正,并未做过叛国之事。苍天在上,实鉴臣心,如若负吴,皇天不佑!”他将头磕得“砰砰”作响,满额鲜血。
  百姓不忍,窃窃私语,觉得此人之话不作假,便又狐疑地看向赵嘉禾。
  赵嘉禾竖起三指,放于耳侧:“我以先王之名起誓,我赵嘉禾绝不妄言。此人妖言惑众,乃楚国奸细。我吴国动荡,必遭楚国侵扰,届时国将不国,大吴子民活于水深火热之中,这便是你们所期盼的吗?”
  建安城虽是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,但众人心中皆清楚,此乃乱世,大祸随时都会临头。身为吴国子民,他们痛恨要颠覆吴国政权、砸老百姓饭碗的敌国奸细。更何况,还有什么能比帝王起誓更令人信服的呢?这回哪怕是老儒鲜血直流,众人皆觉得他在做戏,不禁流露出鄙夷之色。
  赵嘉禾目光轻扫诸位士大夫:“朕知你们受奸人蒙蔽,若你们现在醒悟,朕可以既往不咎,否则以同党论处,诛夷九族!”
  赵嘉禾挥手,身后侍卫如潮般前涌,分列站与士大夫们两侧。
  赵嘉禾唇角一勾:“诸位,要么就此散去,要么大牢见,尔等选吧。”
  她的话掷地有声,砸在耳边,简直是振聋发聩。
  散了散了。跪地的士大夫起身往后撤。
  领头的老儒被侍卫擒拿,按在地面无法动弹。众士大夫皆知这是杀鸡儆猴,都不敢再有异议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