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第135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江城化肥厂综合办公楼是十年前由江城建筑设计院完成的一件作品, 当年的范雅君才二十六岁, 委以重任完成建筑设计, 六层砖混结构、立面简约大气、平面功能合理, 首开先河采取不对称体型设计, 主体办公楼与两层会议室就像两个几何块楔块拼接, 大胆、新颖, 引来同行一致好评。
  她也因此一跃而成为江城最为潜力的建筑师, 名声响彻全省。
  可是, 今年六月初综合办公楼的人忽然发现一件事情——放在桌面的笔会骨碌骨碌地滚到地上。
  再仔细观察, 化肥厂的干部们吓了一跳:楼歪了!虽然倾斜度不大, 但却是肉眼可见的倾斜。
  请质监站的人过来一测,不得了,楼体不均匀沉降严重!
  东面墙体裂缝开始迅速扩展,吓得在办公楼上班的职工根本不敢踏入一步。
  化肥厂办公楼当年可是上过广播的明星建筑工程,落成典礼上副市长亲自剪彩,风光一时。
  现在明星工程出了问题,这还得了?
  市里的记者们闻风而动,涌到化肥厂采访,上至厂长、下至普通职工,问的问题刁钻古怪得很。
  问:“请问你们对办公楼歪掉有什么想法?”
  答:“我怀疑是特务故意搞破坏,想破坏我们化肥厂的生产!”
  问:“用了十年楼才歪,您怎么看?”
  答:“肯定一开始就歪了,只是我们看不出来,积少成多,现在才暴露出问题。”
  问:“你们觉得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?”
  答:“严查,必须严查!从勘测、设计、施工到使用……每个环节都请市里派下下来严查!不能放过这个破坏分子。”
  市广播电台、市里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,市里领导高度重视,派专班调查小组蹲守化肥厂,开始全面审查工作。
  范雅君作为设计者之一,接受审查责无旁贷。
  那一场运动席卷全国,江城建筑设计院的所有历史档案均化为灰烬,十年前的设计图纸找不到。当甲方、施工方一边倒地指责范雅君那创新设计有问题,她有嘴说不清。
  甲方说:“我们是甲方,谁会去破坏房屋主体结构?肯定是施工、设计的问题。”
  施工方说:“我们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,当时每一个环节可都是设计院、甲方签字认可的,怎么可能会有问题。要说有问题,我看那个范雅君问题最大。她非要搞创新,不同高度的两个几何体楔合,先前我们也没做过这样的工程,如果不是她坚持,谁也不敢这么搞,肯定是她们的结构设计有问题,基础形式不对、配筋不够或者混凝土标号不足。”
  设计院当年负责结构设计的人,是叶荫桐,前任院长,范雅君的入行领路人。
  只可惜,叶荫桐因为这个项目被打成□□,下放到偏远农村,至今未归。
  所有的压力,全都积在范雅君身上,让她喘不上气来。
  说到这里,陶守信叹了一口气:“范雅君今年三十有六,也算是建筑行业的女中巾帼。只是世间事本就如此残酷,你若站得越高,跌落时拍手叫好的人便越多。那些嫉妒她有本事的庸人、看不惯她一个女人抛头露面的封建卫道士、恨她出尽风头事事优秀的小人,哪一个不趁机踩她一脚?”
  陶南风听父亲这口气,非常同情范雅君,便问道:“难道就任由大家把责任推到范雅君身上?就算是设计问题,那也是结构设计问题,怎么能怪到一个建筑设计师的头上?”
  行内人都知道,建筑设计师负责建筑功能与美观,结构设计师负责安全性。
  陶守信叹了一口气:“这里又要牵扯到一桩往事。我只了解一点皮毛,具体的你要是感兴趣,不如听听范雅君怎么说?”
  陶南风道一声“好。”戴上顶阔边太阳帽便要往外走。
  梁银珍忙叫住她:“南风,日头毒得很,你出去做什么?”
  陶南风解释道:“妈,我去见一个人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