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69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……直到有一个跛脚道士路过,问我们是否见过大个的土狗子怪,我们祖孙这才算遇见高人,给他讲明了前前后后的怪事。这道人看我移栽盆中的花,又看我头上茂密的花叶,念叨着‘痴儿,痴儿’,才慢慢道出其中根柢。
  “他说我窗台上的花年久成精,为我所救后一见钟情,是诚意要娶我这凡人做老婆,因此把他的本命魂珠送给我做聘礼。草魅之精凝成的宝珠,有延年祛病、禳除妖邪之效,也是草木精灵的保命法宝,我头上长的叶和花,就是它的本相。土狗子怪本是花精的天敌,那花精原来有本命魂珠在,才能在土狗子怪的手下保命,他失了魂珠就不行了,现在被啃噬得只剩一线生机……
  “然后,我跟祖父感极涕零,说要把珠子还回去,道士却说花精是诚意送出宝珠,根本没想过收回去,他也动不了花精的禁咒,除非我与花精成就姻缘,神魂交融。我就一狠心一咬牙,说既然收了聘礼就嫁他好了,祖父也说人妖虽然殊途,但这花精诚是良配。那道人说我们既有诚心,便当立刻筹办婚礼,只要天地为媒,那花精自会现身与她亲近,只要两个人神魂交融,花精得了魂珠的助济,便能够化腐朽为神奇……
  “当我与花精神魂交融,那花精的宝珠散出的灵气,引得那个大土狗子怪来抢夺了。道人御剑跟土狗子怪打斗,可是那土狗子怪子子孙孙太多,密密麻麻无处不在,眼见好多小土狗子爬入新房,要将魂珠抢夺过去,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,奇迹发生了……”
  珍卿说到这里奇怪顿住,鼓着嘴似乎有点费解,叹着气慢悠悠地道出结局:“我的祖父杜太爷,平常看着就是凡人,却突然变成一个多手多足的飞蜈蚣,他就像鲨鱼吃小鱼虾米一样,腹节上亮出好多只眼睛,许多眼睛中激射出金光万道,把那些小土狗子瞬间射死,土狗子怪也被道士打落在地……”
  三哥费解地看着珍卿:“怎么会是飞蜈蚣,有什么典故吗?”珍卿撑着脸曼声解释:“小时候看《西游记》,蜘蛛精有个蜈蚣精师兄,那蜈蚣精肋下有千只眼,所以也叫多目怪,身上千眼能射出万道金光,连孙悟空都对付不了。梦里的材料大约从这里来。”
  听到这里,陆浩云垂眸微笑。不得不说,有的人天生就该做文学家,一个梦境竟能如此起承转合,悲喜跌宕,以至于明知是假的,他竟然有几丝感动。
  其实,最后的情节是珍卿瞎编的,她没法跟三哥解释,梦里的杜太爷其实不是蜈蚣精,他是站房顶上高举一根棒棒,喊两声什么咒语,穿上制服他就变成了奥特曼,然后一念“biubiu,biubiu,biubiubiu”,满目白亮激射的光线,映得整个天地亮如白昼,所有人都不能迎视,大大小小的土狗子就都嗝屁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珍卿讲完却微微有点黯然,三哥询问缘故,珍卿幽幽地说道:“梦里的我是凡人,爷爷却是螳螂精,连梦也要应和现实,我的潜意识里什么都有。”连心结也暗含在里头。不过她不会再钻牛角尖,不过白感叹一下。
  陆三哥耐心地劝慰他:“你太多愁善感,你为什么不想,也许是祖父一直护佑你,你的潜意识觉得他很强大,梦里梦外都能护你无虞,所以你的故事是这样。”
  珍卿一听恍然有悟,感觉自己是钻牛角尖了。陆浩云又笑着提建议:“这个故事很有童心,不妨写成童话故事。情节完备不用太费脑子。”
  三哥太为她的智慧感动。一个人的心灵若无限丰富,外在的物质与形式对他确实不重要。在淡薄名利这一点上,陆浩云自愧是不如小妹。一场婚礼就让她如此困扰,看来他们结婚以后,应该尽量保护她文人的秉性,避免外界对她的无谓干扰。
  梦里的故事讲述议论完了,三哥忽从衣服荷包里掏出一个紫色丝绒盒子。好家伙,在白昼天光的散射下,盒中的物品似是千面折光,璀璨得叫人不能迎视。三哥于是起身将窗帘拉上,珍卿捧着那紫色丝绒盒子,仔细观赏里头精美的红宝石戒指:一颗异常圆润剔透的红宝石,在微暗的自然光中,散发着幽谧温润的红光,红宝石被一圈细小的圆钻拱卫着,白钻提亮红宝石微暗的光色,红宝石收敛钻石太过夺目的锋芒,如此搭配正是相得益彰。
  三哥叫珍卿把戒指戴到无名指看,尺寸不合适还能拿去改。珍卿戴上去仔细端详感受,三哥也拿起她手指细看,两人相视而笑:“正好合适。”
  三哥揽着她解释说:“那年我从欧洲回国,妈妈发电报给我,说陆家叫我准备聘礼,回国之后即刻完婚,那时候聘礼流行金银翡翠,我觉得全是陈腐俗气。经过port said看岸上有人兜售红宝石,莫名就喜欢上。红宝石乍看炽烈醒目 ,其实光华内蕴、沉静安详,我花光积蓄买了一大袋子,想将来若得遇良缘,定用它们装点我的新娘子。”
  珍卿的手虽瘦但嫩白,戒指与手相得益彰,陆浩云把他戴着戒的手也伸出,三哥的红宝石戒指设计简单,但他的手与戒指也都好看。他们头挨头手并手,亲昵地欣赏一会儿,珍卿煞风景地嘟囔一句:“三哥,好看是好看,可这么醒目的婚戒,容易招贼惦记,恐怕不宜常常戴着啊。”
  三哥好笑地捏她的脸,他当然知道太醒目不好,无奈解释道:“小妹,这是我的少年梦想,一念及要结婚,便觉仪式上非得有它不可。平常带的戒指,我打了金银玉三对,简单朴素,不会引人注意,平常就戴这些。不过,金不可常常贴身,还是少戴为好。”
  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  珍卿和三哥婚礼前两日,《宁报》登陆先生、杜小姐的结婚启事,从早至晚发展成现象极传播。
  这则结婚启事是这样写的:
  陆浩云先生与杜珍卿女士,敬告尊敬的女士们、先生们,宇宙时空安排的奇妙因缘,使志同道合亲爱信诚之男女,于此雨期桃月结成连理。他们确定对彼此之责任,确定对彼此义务者之责任,确定对社团社区社会之责任,愿竭诚向家庭、团体、社会尽绵薄之力。
  恭谢众亲朋好友与同道人士,向此新成比翼之年轻夫妇,诚送之一切抽象具体贺仪。
  其夫妇教训于文明新盛之乡,成长于公德昌明之家,欲破除旧式婚礼陈腐繁费陋习,倡行文明世纪节物利他新风。因故,其夫妇二人愿只保留精神意义之贺礼,如诗歌、书法、字画(新)、琴谱、歌曲、著作等,再拜亲友并退还金银珠玉、药材烟酒、券票现金等贵重礼品,若众亲朋同道诚难接受退送贺仪,其夫妇二人当以同等价值钱款,以赠礼者名义捐赠中西义赈会,以济海宁之血吸虫病及霍乱瘟灾。诚以此举为信教善人积阴鸷,亦以与无神论者立民命……
  这则结婚启事传开以后,给新人送新婚贺礼的没少,给中西义赈会捐款的倒增加了,好多人跟新人非亲非故的,也一窝蜂地凑这个热闹,只能说是名人效应了。
  珍卿跟三哥决定不要贺礼,可把精打细算的杜太爷气着了。若非那启事让自家大出风头,风头大到把乔家衬得灰头土脸——耿耿于怀的杜太爷自己臆淫的——杜太爷非得也发一则启事,告诉亲友不要听小孩子家乱弹琴,务必诚意十足地把贺礼送来。
  结婚典礼的这一天,珍卿一早起来穿衣化妆,二姐陪着坐一会中途回去看小英。娇娇这小可爱一直陪着她,珍卿闲着无聊就给她讲唐诗。娇娇听得很认真,却说有个同学前天问她,现在不流行学古代诗词,娇娇苦哈哈学这些有什么意义。娇娇想强力地反驳回去,可她组织不起系统的话。
  珍卿兜着娇娇的小脸,微笑着告诉她:“学诗读词是为了感受美、表达美。若你熟读唐诗宋词,当你看到一朵花,就不只看到一朵花;看到一座山,就不只看到一座山。”
  娇娇捧着脸天真地问:“那看见的是什么?”珍卿也学她捧着脸说:“你懂得了诗词的美,你看到一朵花,就不只看到一朵花,而是看到一捧花,一园花,甚至漫山遍野的花。看到山也不只看见山的形体、颜色,而仿佛看见密林里花儿绽放,深涧中清泉轻鸣,早上的雾晚上的霞,一座山无穷无尽的变幻,就全都在你的眼前,你的心就不止窄窄的一片,它有天那么高有地那么远,如此你就更加勇敢了。”
  娇娇耸耸小肩膀,表示她还是不能完全领会。珍卿就也耸耸肩,告诉她:“不明白不打紧,就像好些道理你不明白,可是应该先照着它做,以后长大你就明白了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