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同风 完结+番外_2(1 / 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顾母见状,冲身旁的侍女招手,将艾盒取了过了,一边打开艾盒,一边说道:“你今日在盛源宫走了一日,想必是累了。明日还要到弘文馆任职,阿娘给你做个艾灸。”
  顾思源放下了汤碗,说道:“阿娘,不妨事的。我随祖母在中州编书时,日日与她一起打几套拳,身体很是康健的。阿娘在医馆操劳一日,应该好好休息才是,不用一回家就为我操心。”
  顾母在太医院下的帝都医馆供职,是个小有名气的大夫。
  顾母闻言,嗔了她一眼,说道:“如今医馆都是你大姐操劳,我就照看一些贵人,哪里会忙。倒是你,入了弘文馆整日劳心,是该好好灸一下。”她虽是这么说,可到底还是听了顾思源的话,不再勉强她,将怀中的艾盒合上了盖子。
  顾思源笑笑,说道:“我晓得阿娘这是疼我。”
  顾思源虽少时就随着祖母居于中州,与父母离居,可却没有因为距离与父母亲生分。反倒是常年不见,顾母心中记挂她,对她也多有疼爱。
  顾思源说着,舀了一勺吹凉递到了顾母唇边,轻声道:“这汤很甜,阿娘也喝一口。”
  顾母嗔她,“我看是你嘴甜。”这么说着,含笑喝下了顾思源递过来的汤。
  母女间一片融融,顾母见女儿欢喜,便问她:“你今日进宫,可曾见到了太皇太后?”
  顾思源答道:“见到了,太皇太后身体康健,与我们同行了一路,至午后才离去,让我们自行赏花。”
  这位太皇太后,便是先帝楚明帝的皇后。明帝为女子,又只好女色,宫中前后只立了两位皇后。先皇后乃明帝发妻,不到而立之年便逝去了。明帝不惑之年时,又立了一位皇后,那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。
  明帝无嗣,也未曾过继子嗣。三年前,明帝下旨,令大司命祭祀东皇,叩问神旨,立下了已逝中州王的嫡女钟离然为皇太孙。至此,楚国才有了储君。
  一年后,明帝驾崩,皇太孙钟离然继位,成为了楚国的新帝。
  又因新帝年幼,明帝便立下遗诏,立云中王钟离回为摄政王,与太皇太后,左右丞相一同把持朝政。
  太皇太后还未到不惑之年,正当年青,有她把持朝政,新帝也就渐渐立了起来。只是朝廷之势相互牵制,加之去岁入冬时,太皇太后病了一场,朝廷政局未免动荡。也因此,顾母才会问了这句话。
  顾母点点头,又问道:“那,可曾见到陛下?”
  顾思源手微顿,说道:“似乎,远远见了一面。”
  听她这么说,顾母神情略有些微妙,忙问道:“你觉得陛下如何?风姿如何?你父亲说陛下沉稳庄重,可是如此?”
  顾母这么问,倒是让顾思源想起了钟离然小时候的模样。她们第一次见面时,钟离然只有三岁。小小的孩子,抱着一个小鞠躲在假山里呜呜的哭。那是顾思源唯一一次见过她哭的样子,后来再大一些她就没有见钟离然哭过了。
  钟离然似乎总是这个样子,板着脸,眉头微皱,不太说话。看起来清贵疏离,实则十分别扭。
  四年不见,那孩子虽然长高了许多,可她身上透出来的冷清别扭劲似乎从来都没变过。深宫幽冷,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过来的。
  这个念头一起,顾思源没由来的觉得有些难过。她略微沉吟了一番,含糊道:“应当就是父亲说的那样吧。”
  顾母看了她一眼,说道:“陛下幼时居于中州,在你祖母身旁求了几年学,与你同吃同住许久。她什么样子,你不知道啊。”
  顾思源有些无奈,“阿娘,陛下幼时还只是中州王嗣子。可如今过了四年,她已经长大了,成为一国之君了,女儿哪里知晓她是个什么性子。”
  顾母看着她手里的汤,想了片刻,“暂不说陛下了,我且问问你,下次休沐,你可有空。你父亲有个学生,与你年纪相当,且都为婚配。你要是有时间,下个休沐就与他见上一面。”
  顾思源一听这话,放下手中汤碗赶忙说道:“阿娘,下个休沐我还要整理书籍呢。春日明媚,我得在家晒晒书。”
  顾母嗔她,“晒什么我会帮你晒。下个休沐,你就和你父亲那个学生见上一面。”
  顾思源不太爱出门,更不爱出门与人相亲。
  楚国民风开化,嫁娶自由。因开国始帝瑾立了亲妹妹的公主为皇太女后,楚国连续出了许多女帝。又因着楚人爱美,就偏有爱女色的女皇帝,一来二去就有了女帝皇后。于是由上至下,男风女风盛行,喜欢的人是男是女皆不重要了。
  至于繁衍后代子嗣继承一事,楚国皇室也有了很好的榜样。有喜欢生育的亲王公主,生了一大波孩子。不喜欢的,若有爵位继承就从宗室过继一个,若是没有就没有吧。反正死后都是被太一观的道人一把火烧了,随风散去,无牵无挂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